北美圓柏(Sabina virginiana),柏科圓柏屬的一種喬木,在原產地高達30米;樹皮紅褐色,裂成長條片脫落;枝條直立或向外伸展,形成柱狀圓錐形或圓錐形樹冠;生鱗葉的小枝細,四棱形,徑約0.8毫米。常見于景觀用途。鱗葉排列較疏,菱狀卵形,先端急尖或漸尖,長約1.5毫米,背面中下部有卵形或橢圓形下凹的腺體;刺葉出現在幼樹或大樹上,交互對生,斜展,長5-6毫米,先端有角質尖頭,上面凹,被白粉。雌雄球花常生于不同的植株之上,雄球花通常有6對雄蕊。球果當年成熟,近圓球形或卵圓形,長5-6毫米,藍綠色,被白粉;種子1-2粒,卵圓形,長約3毫米,有樹脂槽,熟時褐色。原產北美。中國華東地區(qū)引種栽培作庭園樹。生長良好,較當地的圓柏生長迅速,可選作造林樹種和園林樹種。陽性,適應性強,抗污染,能耐干旱,又耐低濕,既耐寒還能抗熱,抗瘠薄,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。
播種發(fā),發(fā)芽率40%。當年采收之種子,次春播下后常發(fā)芽率極低或不發(fā)芽,故應在一月份將潔凈種子浸于5%福爾馬林液中消毒25分鐘后,用冷開水洗凈,然后層積于5℃左右環(huán)境中約經100天,則種皮開裂開始萌芽,即可播種,約2~3周后發(fā)芽。當年苗高數cm,次春移植,滿2年者高可達30cm,3年生者高約60cm。
塔柏(學名:Sabina chinensis (L.) Ant. cv. Pyramidalis),又名蜀檜,常綠喬木或小喬木,樹皮褐灰色,條裂,枝條排列疏松,鱗葉在小枝上交互對生,有香氣,堅韌致密,緊貼小枝,偶見三葉輪生,先端銳尖或鈍,微內曲,無蠟粉,有腺體,腺體橢圓形,位于葉背基部,雌雄異株,稀同株。耐腐力強。球果卵圓形或近球形,熟后紫黑色或藍黑色,被白粉,種子1粒,卵圓形,具樹脂槽,兩側或上部有鈍脊。花期4月,球果當年10月成熟。
藍冰柏,學名Cupressus Blue Ice,柏科,柏木屬。常綠樹種,耐高溫,能適應多種氣候及土壤條件。形態(tài)特征垂直、整潔且緊湊,整體呈圓形。適宜溫度-25至35度,葉色霜藍色,耐旱耐鹽堿,抗性強。藍冰柏樹姿優(yōu)美,可孤植或叢植,是歐美傳統(tǒng)的彩葉觀賞常綠樹種。由于其株型垂直,枝條緊湊且整潔,整體呈圓錐形,白天呈現高雅脫俗、迷人的霜藍色,夜里若配上五顏六 色的燈光。則撲朔迷離。是圣誕樹的首選。片植可修剪成色塊,單植可修剪成球形、圓柱形,適用于隔離樹墻、綠化園藝或工程綠化。藍冰柏,所有葉片終年呈現霜藍色。被譽為藍色系彩葉樹種之冠 最優(yōu)的色塊觀賞樹種。
鋪地柏(學名:Sabina procumbens (Endl.) Iwata et Kusaka):柏科圓柏屬的一種匍匐小灌木,高達75厘米,冠幅逾2米,貼近地面伏生,葉全為刺葉,3葉交叉輪生,葉上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,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,葉基下延生長,葉長6-8毫米;球果球形,內含種子2-3粒。種子長約4毫米,有棱脊。匍匐枝懸垂倒掛,古雅別致,是制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。喜光,稍耐陰,適生于濱海濕潤氣候,對土質要求不嚴,耐寒力、萌生力均較強。陽性樹,能在干燥的砂地上生長良好,喜石灰質的肥沃土壤,忌低濕地點。鋪地柏為溫帶陽性樹種,栽培、野生均有。喜生于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耐寒、耐旱、抗鹽堿,在平地或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;在干燥、貧脊的山地上,生長緩慢,植株細弱。淺根性,但側根發(fā)達,萌芽性強、壽命長,抗煙塵,抗二氧化硫、氯化氫等有害氣體。耐蔭植物,喜陽光充足,但亦耐陰。有很強的耐寒、耐旱能力,忌低濕。適應性強,耐瘠薄,對土壤不甚選擇。